在做檢測時,有不少關于“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一覽”的問題,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。
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是什么?最新國家標準有哪些?
最新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是:
1、GB/T 11275-2007《表面活性劑 含水量的測定》
2、GB/T 11276-2007《表面活性劑 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》
3、GB/T 13173-2021《表面活性劑 洗滌劑試驗方法》
4、GB/T 13892-2020《表面活性劑 碘值的測定》
5、GB/T 11983-2008《表面活性劑 潤濕力的測定 浸沒法》
一、表面活性劑主要執行標準基本信息
1、GB/T 11275-2007《表面活性劑 含水量的測定》
GB/T 11275-2007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,于2007年發布,用于規范和指導表面活性劑中水分含量的測定方法。該標準規定了利用卡爾費休法(Karl Fischer titration)進行表面活性劑水分含量的測定,這是一種電化學滴定方法,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準確性。標準中詳細描述了儀器設備、試劑材料、樣品處理、分析步驟、結果計算和試驗報告等關鍵環節。通過該標準,可以確保不同實驗室之間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,對于表面活性劑的生產、質量控制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。
2、GB/T 11276-2007《表面活性劑 臨界膠束濃度的測定》
GB/T 11276-2007是中國國家標準,發布于2007年,旨在規范表面活性劑臨界膠束濃度(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, CMC)的測定方法。CMC是指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溶液中自發聚集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,是表面活性劑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。該標準采用了表面張力法、電導法和紫外-可見光吸收光譜法三種方法來測定CMC。每種方法都有詳細的操作步驟、儀器設備要求和結果計算方式。通過這些方法,可以準確測定不同類型表面活性劑的CMC,為表面活性劑的應用和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持。
3、GB/T 13173-2021《表面活性劑 洗滌劑試驗方法》
GB/T 13173-2021是中國國家標準,于2021年發布,規定了表面活性劑在洗滌劑中應用時的試驗方法。該標準涵蓋了洗滌劑的制備、性能測試、穩定性評價和安全性評估等方面。在洗滌劑制備方面,標準提供了不同類型洗滌劑的配方和制備方法。性能測試包括洗滌效果、泡沫性能、去污力等關鍵指標的測定。穩定性評價主要考察洗滌劑在不同條件下的穩定性,如溫度、濕度、光照等。安全性評估則關注洗滌劑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影響。通過這些試驗方法,可以全面評價洗滌劑的性能,為洗滌劑的研發、生產和應用提供科學依據。
以上為常見的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。這些標準對表面活性劑中泡沫性,化學穩定性,色度,濁度,溶解性等項目都進行了規定。
詳見:表面活性劑檢測項目內容匯總(附項目介紹)
二、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的重要性
表面活性劑是一種能夠顯著降低溶液表面張力的化合物,它通常有一頭親水性(水溶性)和一頭疏水性(油溶性)的結構,使其能夠在水與油的界面發揮作用。它們廣泛應用于清潔、乳化、濕潤等多種場合,如洗滌劑、洗發水及食品加工中。表面活性劑執行標準為企業提供了指導,包括對表面活性劑各項指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。為表面活性劑的生產、檢驗、驗收等環節提供統一的技術規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