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做檢測時,有不少關于“肉丸執行標準有哪些”的問題,這里百檢網給大家簡單解答一下這個問題。
肉丸執行標準是什么?最新國家標準依據有哪些?
肉丸執行標準包括:
1、SB/T 10610-2011《肉丸》
2、GB/T 4789.17-2003《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肉與肉制品檢驗》
3、DB37/T 2903.39-2017《博山精肉丸》
4、DB43/T 1344.5-2017《瀏陽蒸菜 第5部分:蒸茴香肉丸》
5、DBS44/ 005-2016《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汕頭牛肉丸》
一、肉丸主要執行標準基本信息
1、SB/T 10610-2011《肉丸》
該標準規定了肉丸的術語和定義、產品分類、要求、檢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本標準適用于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,經修割清洗、絞碎、斬拌、成形、熟制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肉丸產品。
2、GB/T 4789.17-2003《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肉與肉制品檢驗》
該標準規定了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中肉與肉制品的沙門氏菌檢驗方法。該標準適用于鮮(凍)畜肉、禽肉、鮮蛋及其制品和未發酵的肉灌腸類食品中沙門氏菌的檢驗。
3、DB37/T 2903.39-2017《博山精肉丸》
這項標準規定了博山精肉丸的定義和技術要求、檢驗規則、標簽和標志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。該標準適用于以豬、牛、羊肉等主要原料,經過修割整理、絞碎、斬拌乳化、成形水煮、冷卻速凍而制成的博山精肉丸。
以上為常見的肉丸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。這些標準對肉丸中非肉蛋白,食鹽含量,結構分析,抗生素殘留,食品添加劑限量等項目都進行了規定。
詳見:肉丸檢測項目內容匯總(附項目介紹)
二、肉丸執行標準的重要性
肉丸是一種食品,通常由絞碎或切碎的肉類混合調味料和輔料制成,可以是圓形、橢圓形或其他形狀。在世界各地有多種不同的肉類可以用于制作肉丸,如牛肉、豬肉、羊肉、雞肉或魚肉,而且在不同文化中肉丸的做法和食材也會有所不同。肉丸可以單獨食用,也可以作為其他菜肴的成分,如意大利面、燉菜等。制作時,通常會用手工或機器將混合物揉成小球狀,然后通過煮、炸、烤或蒸等方式進行烹飪。肉丸執行標準為企業提供了指導,包括對肉丸各項指標做出了明確的規定。為肉丸的生產、檢驗、驗收等環節提供統一的技術規范。